【桃園縣大溪】桃園大溪老茶廠
地址:桃園縣大溪鎮復興路二段732巷80號
電話:(03)382-5089
是經過才知道桃園有這麼一個地方,原來大溪除了豆干之外,還曾經有過茶廠。離慈湖很近,已經有40年的歷史了。大溪的角板山,也曾是紅茶重要產地。
大家耳熟能詳的日東紅茶,可追溯自1899年日本三井合名會社來台開拓茶園,最早生產烏龍茶與包種茶,後來為迎合歐美市場需求,1928年改製紅茶,老茶廠因此也成為當時走紅英倫市場「日東紅茶」主要製茶地之一。就是出自於台灣桃園的大溪老茶廠。
(真的很可惜,台灣有好東西卻沒有開展自由品牌)。
場內展示了當年製茶使用的器具,目前還在少量製茶的茶廠,可說是一間活的教室。
▼室內靜置架
▼滾筒浪菁
▼德製第一代袋茶自動包裝機
▼風選機
這天我們出門的時間太晚,加上老茶廠無法帶狗兒入內,所以虎爸虎媽這天也是來去匆匆。若是得閒可以在這裡喝喝茶、看看書兒,吃吃小點心也是不錯的Fu。
▼茶書屋
在老茶廠可以看到許多製茶的機具,有些已經是相當的有歷史了。
這位格友寫得真詳細的製茶過程:
製茶流程
1.手採茶菁:純手工採摘適當成熟葉,以發揮特有之香氣與濃郁的滋味。
2.日光萎凋:將茶菁攤開,在日光照射下進行萎凋。讓茶葉水份蒸散。
3.室內靜置:利用室內溫溼度控制,使茶葉持續進行發酵作用。
4手工浪菁:雙手微力翻動茶葉,使茶葉因互相摩擦,讓空氣易於進入葉肉細胞促進發酵,除去茶中的苦澀及臭菁味。
5.滾筒浪菁:置於浪菁機 搖動,使葉片互相碰撞,保持活性,促進茶葉中的水份散失,並促進發酵。
6炒菁:讓茶葉保持一定含水量以利發酵,將茶菁堆積發熱靜置數小時,形成較溫暖更適合發酵作用的環境
7揉茶:運用機械壓力攪動摩擦,將茶汁擠出附著在茶葉上面、以利沖泡釋出,並讓茶葉捲曲成為條狀
8初乾:利用高溫停止殺菁時殘留的酵素活性,固定茶葉品質稱之為『初製茶』
9布球揉捻:利用布巾包緊成團狀,讓茶葉外形逐漸結成半球型,更利於包裝、運輸及貯存。
10火喉烘培:包裝前再烘乾,焙茶是製茶的最後一道手續,其目的是要去蕪存菁。一方面再確保貯存期間品質,另一方面可焙火補足香氣!
11成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