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台中后里】不同凡響的台灣 _ 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
有的時候真的覺得台灣很厲害。
是這樣的,因為虎爸想要找一隻中音的薩克斯風,所以我們走訪了一趟台中后里,當成是這周的台灣走跳日;話說從小我只知道台中有個后里馬場,是日據時代日皇御用的養馬場,No!No!真的是不查不知道,台灣的薩克斯風占全世界的1/3。
所以我們就跑了台中后里一趟,這個地方說真的~很鄉下,我們開車開到田中央,在田中間迷路了~,就這樣好不容易找到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。ㄎㄎ!
說起后里這一個薩克斯風音樂之鄉的誕生,緣起於一場火災。
民國36年,百廢待舉的光復初期,后里鄉一位熱愛音樂演奏與作曲的地方鄉紳張基盤,以一甲地的代價,自日本訂購了一把薩克斯風,並與音樂同好張騰輝、張連昌合組一個輕音樂團。
沒想到樂團組成沒多久,張基盤家中發生火災,連帶著那把薩克斯風也燒爆了。這時,樂團中的小喇叭手、從事裱褙生意,具有深厚工筆畫基礎的張連昌,便將這一把燒黑的薩克斯風「討」回家,並花了3個月時間,將薩克斯風近四百個零件一一拆解,仔細繪圖;他將家中拉門下方的銅條拆下來製成按鈕,並將壓箱的龍銀拿出來熔解,作為焊接材料。
一次意外中,銅條反彈將他的右眼刺瞎,張連昌卻依舊秉著無比的毅力,以3年時間,無師自通地打造出台灣第一把薩克斯風,這把薩克斯風後來賣給一位菲律賓華僑,換了兩布袋的舊式新台幣,從此開啟了后里薩克斯風製造的傳奇故事。
沒有當年當年張連昌的堅持,就不會有后里薩克斯風的奇蹟!走訪一趟台中后里,會發現田中間矗立了一間樂器工廠,真的是台灣田野間的傳奇。
館內珍藏了一把薩克斯風,是薩克斯風始祖阿道夫‧薩克斯先生手工所打造的。是比利時人。
▼阿道夫‧薩克斯先生
在比利時尚未加入歐盟之前,官方的紙鈔上還有阿道夫‧薩克斯先生的人像,可見這個人對後世的影響。
一台薩克斯風的組成零件大約有300多個,館內還呈列著其他零件讓遊客體驗。每個零件與每個零件之間的焊接,是用銀;當年老先生是用龍銀作為零件的焊接點。
▼薩克斯風的零件
LC的薩克斯風,在觀光工廠內選購,除了可以當場試音之外,店家還會幫忙繡上你的名字,就可以當場拿走了。
▼虎爸的薩克斯風
除了可以刻名字之外,花紋的設計是用雷射的。型號A701是入門款。
▼LC的薩克斯風
2014.5.25這天小虎也有跟,虎爸在選購薩克斯風的時候,跟虎媽在外面等了快要3個小時
張連昌薩克斯風紀念館的官網
http://www.sax.org.tw/aboutus.htm